<big id="on4rk"><address id="on4rk"></address></big><wbr id="on4rk"><legend id="on4rk"><noscript id="on4rk"></noscript></legend></wbr>

        <form id="on4rk"></form>
          <sub id="on4rk"></sub>
        1. 《廣東醫科大學報》  

          第01版:第01版

          中國共產黨廣東醫科大學第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

          摘要:

          本報訊8月30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廣東醫科大學第一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召開。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行再動員、再部署,推動全校上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推進學校改革發展上來,為加快推進學校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加堅實的努力。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主持會議并作題為《深化改革開拓奮進奮力譜寫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工作報告。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精神,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重點任務,深化改革、開拓奮進,奮力譜寫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盧景輝代表黨委常委會重點報告了四方面內容。一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深化改革,塑造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三是開拓奮進,以改革創新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四是擔當作為,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

          盧景輝指出,學校黨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切實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政治責任,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一是黨的建設更加堅強有力;二是人才培養能力不斷提升;三是有組織科研深入推進;四是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增強;五是直屬附屬醫院建設成效顯著;六是社會服務效能持續彰顯;七是服務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八是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

          盧景輝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以來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深刻闡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政治性、戰略性、指導性,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學校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對標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狠抓落實,扎實開展學習培訓、宣傳宣講、理論闡釋,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入腦入心、見行見效,切實把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實際成效轉化為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一要深刻領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鮮明主題;二要深刻領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三要深刻領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務;四要深刻領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關鍵連結點和集中交匯處,肩負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和行業發展的戰略需要,聚焦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行列的核心任務,謀劃推動學校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綜合改革,全面提升學校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一要準確把握學校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歷史方位;二要準確把握學校新一輪深化改革的戰略目標;三要準確把握學校新一輪深化改革的關鍵策略。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要堅持以系統集成為途徑,要堅持以服務大局為牽引,要堅持以資源配置為杠桿,要堅持以黨的領導為保證。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我們要把握機遇,開拓奮進,振奮改革精氣神,以加快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全身心投入改革創新。一要致力于建設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卓越教育體系;二要致力于鍛造具有引領性的有組織科技創新體系;三要致力于構建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新格局;四要致力于提升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需求的貢獻度;五要致力于推進黨建引領的現代治理體系升級重塑。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涉及的體制機制問題就越深層,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也會越來越多。我們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不斷化解改革難題、突破發展瓶頸,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新成效推動學校發展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一要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二要矢志改革創新,不斷開辟事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三要勇于擔當作為,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履職盡責。

          學校黨委副書記黃達海就《關于推進“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作了起草情況說明。黃達海表示,學校的發展,希望在教師、支撐在教師、基礎在教師、根本在教師。2022年,學校黨委研究出臺《關于深入開展“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2022-2024年)的意見》,組織制定了具體方案,實施“堡壘先鋒”“立德修身”“能力提升”“治理創新”4大工程和“10個100”計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黃達海指出,學校黨委在總結主題活動的基礎上,研究制訂《關于推進“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是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教師隊伍建設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切實需要;是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加快深化學校綜合改革的切實需要;是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切實需要;是推動主題活動成效持續鞏固拓展的切實需要。

          盧景輝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加快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要深入學習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好學校黨委一屆十三次全會精神,堅定深化改革攻堅的信心決心,主動對標,精準發力,擔當作為,高質高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奮力開拓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重點從六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持續抓好人才培養質量;二是持續抓好有組織科研;三是持續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四是持續抓好治理能力提升;五是持續抓好社會服務質效;六是持續抓好黨的建設質量。

          “文化傳播創新合作基地·廣東中心”簽約揭牌

          摘要:

          本報訊 9月30日上午,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文化傳播中心、華語教學出版社與廣東醫科大學共建“文化傳播創新合作基地·廣東中心”簽約揭牌儀式在我校舉行。廣東中心的揭牌,將進一步推動廣東乃至全國文化傳播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學校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學術影響力。

          “文化傳播創新合作基地·廣東中心”為全國第三個、廣東首個文化傳播創新中心。廣東中心立足廣東面向全國,以科研為引領,集教學、研究、交流、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為文化傳播人才的培養、項目的孵化、成果的推廣提供堅實支撐。廣東中心依托廣東的地域優勢和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嶺南文化的內涵與價值,開發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傳播產品和課程教材,推動文化與醫學的深度融合,探索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新模式,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廣東中心還將積極探索醫學人文、嶺南文化和中醫藥文化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為大灣區培養優秀的國際傳播人才。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

          摘要:


          10月1日,數千名廣東醫師生齊聚一堂,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共升國旗,共唱國歌。師生們表達著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和對祖國未來的美好祝愿,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祝福學校蒸蒸日上、再譜華章。

          中層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

          摘要:

          本報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9月27日,學校舉行中層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黨委副書記黃達海主持開班式。

          盧景輝要求,要以這次專題研討班為契機,來一場思想“大解放”、思維“大碰撞”、難題“大攻堅”,在互學互鑒中形成指導實踐的“金點子”,切實將全會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生根,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煥發出的政治熱情轉化為推動學校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轉化為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真抓實干的具體行動。

          本次研討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專家輔導、分組研討、個人自學結合起來,通過建構“舉辦1個主題報告、4個專題報告、1場分組研討”的研修安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深刻領會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總目標、重大原則、重大舉措、根本保證,切實增強中層干部改革創新、擔當作為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真抓實干、克難攻堅,為加快推進學校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法治建設護航學校高質量發展

          摘要:

          本報訊 9月25日,學校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深化依法治教、依法辦學、依法治校,以法治建設新成效保障學校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石佑啟教授作題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專題輔導報告。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主持學習會。全體在校領導,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幫扶團隊,全體中層干部,七八級職員等 300余人參加學習會。

          聚焦本科教育教學工作 教學機構負責人同臺述職

          摘要:

          本報訊為深化本科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9月7日,學校舉行2023-2024學年教學機構院(部)長本科教育教學工作述職評議會。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曾志嶸主持會議。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廣東省教育廳原副廳長魏中林教授,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會長、惠州學院副校長鄭文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原副校長文民剛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劉中秋教授,廣州醫科大學副校長李建華教授,廣東藥科大學副校長肖煒教授,東莞理工學院副校長徐勇軍教授等應邀擔任本次評議會評議專家,魏中林教授擔任評議專家組組長。

          各教學機構院(部)負責人分別圍繞立德樹人、貫徹落實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教育教學改革與建設的主要舉措及特色、個人對教育工作投入、教育工作可持續開展的對策與建議,以及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不足等方面進行了述職匯報。在場7位專家對各院(部)長進行了提問和點評。

          魏中林教授代表專家組進行點評,對廣東醫科大學近年來的建設和發展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廣東醫科大學推進的醫工融合聯合學位培養模式、“學院+書院+產業學院(醫院)”的三院協同改革、微專業改革、圍繞醫學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海洋與熱帶醫學進行的專業布局和調整等令人期待;通過院(部)長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公開述職,讓各個學院院長系統地復盤總結本科教育教學工作,闡述各自的辦學理念、改革措施、辦學質量、問題對策,既為各學院展示交流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舞臺,也是一次生動豐富的教育思想的討論,更是一次對大學辦學特色、辦學質量、辦學成果的年度檢驗。大家在這里互鑒交流、凝聚共識、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這種模式值得推廣和借鑒。同時,魏中林教授也指出,學校各學院的發展水平還不夠均衡,各學院在改革舉措、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學院與專業特色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學校能夠更加重視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夠在未來的改革實踐中形成和產出一批高質量的改革成果,提升廣東醫科大學的影響力和聲譽,助力大學早日實現高水平醫科大學的建設目標。

          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在講話中對專家組成員及兄弟院校長期以來對廣東醫科大學發展的支持與關注表示感謝。盧景輝指出,要堅定落實本科教育教學中心地位,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抓好抓實整個教育教學工作,要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本科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長階段,讓學生成長好發展好,要從教師隊伍建設、教材建設、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強化特色,以培養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崇高職業道德、厚實人文情懷、強烈社會責任,富有科學精神、創新素質、國際視野,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的醫學人才為目標,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衛生健康事業進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學校也在謀劃如何深化改革,其中教育教學的深化改革是最為重要的。要強化交叉融合,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大思政育人體系培養高素質人才。要落實本科教育教學的中心地位,落實大學的精神文化和辦學理念,提升人才培養的社會聲譽度。66年來,學校形成了“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文化傳統,“興醫強醫、守護健康”“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的責任使命。希望各學院院長以此次教育教學工作述職評議為契機,剖析問題,找準目標,統籌考慮學院的辦學思路、辦學特色、辦學定位、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深化改革,加強向兄弟院校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升學院的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

          學校部署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

          摘要:

          本報訊 9月5日下午,學校召開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系統總結學校黨紀學習教育主要做法和成效經驗,堅持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持續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學校黨委書記、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盧景輝主持會議并講話。

          盧景輝指出,黨紀學習教育是加強黨的紀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第一時間學習、謀劃、推進有關工作,突出“五個堅持”,以頂格標準打造學黨紀的滿格狀態,緊扣目標要求、拓展學習路徑、注重融入日常,通過黨委以上率下抓、工作專班常態抓、基層黨組織具體抓,將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與加快學校高質量發展一體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通過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學校廣大黨員干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更加深入、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更加自覺、以學促干、積極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學校黨的全面領導更加有力,進一步厚植了對標看齊、緊跟追隨的忠誠底色,進一步筑牢了知止存畏、令行禁止的思想堤壩,進一步激發了挺紀擔當、實干爭先的強勁動能,進一步鞏固了激濁揚清、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省委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政策指導組對學校黨紀學習教育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光明日報、南方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學校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生動實踐。盧景輝強調,要以此次總結會議為新起點,總結運用黨紀學習教育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紀律建設對堅持學校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的保障作用。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把黨紀學習教育作為“終身課題”,讓黨紀學習教育釋放長久效能,把黨紀學習教育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果轉化為持續加強理論武裝的行動自覺,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轉化為擔當作為的強大動力,轉化為勇于自我革命的實際行動。盧景輝就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提出四點意見。一是要筑牢政治忠誠,進一步健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機制,把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各方面。二是要強化組織保障,進一步堅持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加強學校黨的建設,以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護航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三是要堅持久久為功,進一步健全紀律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切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四是要突出真抓實干,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真正把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持續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自黨紀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堅持把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將黨紀學習教育作為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的重要抓手,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銜接起來,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堅持高站位謀劃,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學思結合,自覺將紀律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抓好警示教育,讓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成為日常自覺;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專項整治、建章立制;堅持以學促干,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等“五個堅持”,緊扣六項紀律,深化《條例》理解運用,以頂格標準打造學黨紀的滿格狀態,拓展學習路徑、堅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省委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政策指導組對學校黨紀學習教育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光明日報、南方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學校深入開展主題黨紀學習教育的生動實踐。

          會上,學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廣東省監委駐廣東醫科大學監察專員向獻兵同志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學校黨委副書記黃達海同志對學校黨紀學習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作了總結報告。機關黨委、公共衛生學院黨委、附屬第二醫院黨委的負責同志對本單位黨紀學習教育開展情況進行了經驗交流。學校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全體同志參加了會議。

          第02版:第02版

          林灼鋒教授團隊再發高質量論文

          摘要:


            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杰青項目獲得者,國家級科技   創新領軍人才,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松山湖中心醫院特聘教授、廣   東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廣東醫科大學心血管代謝病創新   中心主任。

            BMP9保護心肌梗死的機制示意圖   本文研究結果不僅從臨床和基礎角度提供了BMP9心臟保護的新證據,并進一步揭示BMP9是通過調節肝臟、淋巴和心臟之間的多器官串擾來保護心肌梗死。為MI的機制研究提供了實驗理論基礎,也為臨床干預AMI提供了理論支撐,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該項工作得到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81925004)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YFA0803801)的支持。

          本報訊 近日,我校林灼鋒教授團隊和首都醫科大學李玉琳教授團隊在《Circulation》雜志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Bone-Mor-phogenetic-Protein-9-Protects8against-Myocardial-Infarction-by-Im-proving8Lymphatic8Drainage8Function8and8Triggering8DECR1-Me-diated8Mitochondrial8Bioenergetic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BMP9是通過調節肝臟、淋巴和心臟之間的多器官串擾來保護心肌梗死。

          研究團隊首先通過檢測MI患者和小鼠心臟組織和血清中BMP9的表達量,發現 MI患者及小鼠血清及心臟組織中BMP9水平顯著升高,并與心功能呈負相關。為了進一步證實 BMP9在 MI中的作用,該團隊利用 BMP9全身敲除和BMP9腺病毒過表達小鼠,通過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手術構建AMI模型,通過小動物超聲檢測心臟收縮功能以及各種病理染色,評估BMP9對MI的影響。研究發現BMP9缺失導致小鼠 MI相關的心臟損傷顯著加重。相反,補充BMP9顯著逆轉了這些不良效應,這表明 BMP9是一種抗MI及其相關心臟損傷的生理保護劑。為了闡明BMP9對MI調控的確切機制,團隊采用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BMP98KO和WT8MI小鼠心臟組織中的差異蛋白,篩選到BMP9對MI調控的潛在下游靶點2,4-二烯酰輔酶A還原酶1(2,4-Dienoyl-CoAOreductase81,-DECR1)。該團隊利用DECR1全身敲除和腺病毒介導的DECR1過表達探究DECR1是否介導BMP9對MI的調控。研究發現WT小鼠MI后心肌組織中DECR1的水平顯著降低,而BMP9缺失后DECR1的水平進一步降低,當用AAV9-BMP9處理時,這一情況明顯逆轉。一致的是,MI患者心臟組織中DECR1也明顯下降。與MI小鼠心臟DECR1含量降低相一致,心臟線粒體內DECR1在MI時顯著降低,但核內DECR1并沒有明顯變化,這表明線粒體是心肌細胞響應MI過程中DECR1的表達位點。同時,體外實驗也表明,BMP9對MI的保護作用可能是部分通過激活ALK1/Smad1信號通路促進線粒體DECR1表達,進而改善心臟線粒體生物學功能,減輕MI導致的心肌胞損傷。

          丘嘉煌博士最新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摘要:


          本報訊 日前,廣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青年教師丘嘉煌博士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子刊

          Nature8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Lung8megakaryocytes8engulf8inhaled8airborne8particles8to8promote8intra-pulmonary8inflammation8and8extra-pulmonary8distribution”(肺部巨核細胞吞噬顆粒以介導肺部炎癥和細顆粒物的肺外轉運)的重要研究成果。

          Nature8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是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發行的子刊,是全球82本國際公認的、能夠衡量機構、國家和地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研究產出的“自然指數”(NatureOIn-dex)頂級期刊之一。

          大氣細顆粒物能否以及如何進入血液循環并擴散至遠端器官,是研究細顆粒誘發多組織器官損傷效應的環境領域的重點關注問題。此外,目前關于大氣細顆粒物如何突破肺屏障轉運至肺外器官,以及顆粒轉運過程的關鍵載體和途徑等問題仍亟待解答。

          丘嘉煌博士所在團隊通過模擬人體呼吸暴露過程,利用來自真實環境來源大氣細顆粒與單一理化性質的模式顆粒,成功識別并鑒定了一種新的免疫亞群細胞—肺泡巨核細胞。這些細胞可以識別并吞噬環境細顆粒物,在細顆粒物免疫應答過程在發揮著關鍵作用。運用多種體內高分辨成像技術,發現吞噬細顆粒物的巨核細胞顯著活化,通過血小板生成機制,將攜帶細顆粒物的血小板釋放至血液循環中,導致細顆粒物突破肺部屏障,最終造成顆粒物向肝臟等肺外器官的遠端轉移。這一發現對于揭示環境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具有積極意義,為深入理解大氣細顆粒物如何突破生物屏障并對遠端器官造成損傷,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和全新的視角。

          丘嘉煌于2023年6月博士畢業入職我校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擔任專任教師,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細顆粒物毒理與健康效應領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OCommu-nication、JournalOofONanobiotechnology等知名SCI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并以此工作為基礎,榮獲2024年國家青年科學基金的立項資助。

          2022年,學校深入開展“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2022-2024年),構建“4大工程”“10個100計劃”實施方案,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學校利用好各級人才政策,通過多項引育措施培養和儲備了一批人才,人才工作成效創歷史新高。學校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引進和選聘優秀青年學者擔任學科帶頭人或者學術骨干,讓青年博士脫穎而出,為青年教師提供充足發展空間。

          本科生論文登上Molecular+Cancer

          摘要:


          該論文作為墻報展出(左/楊東力中/莊楷右/王麗珊)

          本報訊 日前,我校2019級公共衛生學院本科生莊楷、2021級藥學院本科生王麗珊,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區 TOP期刊 MolecularOCancer(2023IF=27.7)上發表了 題 為 “AssessmentOofOSWI/SNFOChromatinORemod-elingOComplexORelatedOGenesOasOPotentialOBiomarkersOandOTherapeuticO TargetsO inOPan-canc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聯合生物信息學和單細胞測序在理解SWI/SNF染色質重塑復合體(SCRC)在多種癌癥中影響預后和免疫微環境提供新見解。藥學院魯澄宇教授、暨南大學藥學院劉志平教授也并列共同第一作者。本科生鐘昊和研究生楊東力參與本項課題。研究生院副院長黃遵楠教授與特聘副研究員王嬌嬌為本文通訊作者。

          以往研究發現,SWI/SNF染色質重塑復合物(SCRC)亞基編碼基因的突變頻率和異常表達程度高。然而,SWI/SNF基因的致癌效應直到近期才受到關注,研究相對有限。在這項研究中,團隊全面分析了SCRC相關基因(SCRGs)在泛癌中的表達差異、體細胞突變、潛在生物通路、基質或免疫細胞浸潤以及藥物敏感性。研究結果表明,SCRGs在14種腫瘤類型中有13種出現表達變化,與預后密切相關,并且在30.9%的腫瘤患者中存在突變。此外,SCRGs與免疫相關通路和腫瘤轉移通路密切相關。SCRGs的表達與免疫評分和基質評分呈正相關,但與腫瘤純度呈負相關。研究還發現了三種潛在藥物,包括 WZ3105,OIspinesibOmesylate和FK886,可以靶向SCRC。

          在KIRC中,單細胞RNA測序分析顯示,隨著腫瘤細胞進展,SCRC的富集水平不斷降低。而SCRC的富集度和與免疫細胞的交流頻率在腫瘤細胞進展過程中顯著下降。此外,研究團隊還在KIRC中構建了一個預后模型,并證明其在預測KIRC免疫治療響應中的有效性。本研究將SCRGs鑒定為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并揭示了其與免疫微環境和轉移的潛在關聯,為腫瘤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見解。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醫科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資助。

          莊楷:2019級衛生檢驗檢疫專業,本文第一作者,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分別在MolOCancer,GeneODis和FrontOMolOBiosci發表SCI論文各1篇,累計影響因子39.1分。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第十七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主持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得廣東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F已被中山大學錄取碩士研究生。

          王麗珊:2021級藥學專業,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擅長多組學數據分析,包含轉錄組學,單細胞組學和空間組學等,立志探究癌癥的發生和演進的生物學機制。曾獲得第十七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參與國家級和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每一個科研夢想都源于好奇與求知。近年來學校推出“科創育人”模式,鼓勵本科生參與各類科研學術活動,本科生也能做科研并且有專業的老師指導。黃遵楠著手打造了一支獨具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團隊。在這里,黃遵楠不僅是導師。更是引領學生走向科學探索的領航者。

          “黃老師,感謝您的悉心指導!我們在廣東省‘挑戰杯’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老師,我被中山大學錄取了,真心感謝您的幫助!”微信上,王麗珊和莊楷激動地表達感激之情。

          這個本科生科研團隊,八年傳承下,共主持了創新創業項目國家級14項、省級14項,校級60余項以及省攀登計劃6項。他們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發表了30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累計影響因子160余,并在省‘挑戰杯’競賽中榮獲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用’知識?!弊鳛橹笇Ю蠋?,黃遵楠不僅為團隊指明了科研方向,還傳授了嚴謹的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技巧。他激勵同學們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并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啟發式教育,激勵學生獨立思考。每個成員都被鼓勵參與科研項目,鍛煉從實驗設計到數據分析的全流程能力。

          “能看到有學生從科研寫作的新手到經過創新科研培訓,到成長為科研寫作能家,并具有獨立科研能力,是非常讓老師感到欣慰的?!北究粕鷧⑴c也給黃遵楠團隊的科研帶來了強力的催化作用。2016年黃遵楠帶領本科生開展創新科研以來,他以(共同)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76篇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高達380余分,并且每年論文的發表量也在遞增。在他看來,本科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創新能力總體非常強,只要給予他們信任,他們就能設計出很好的課題思路,常常能給他帶來不少啟發。

          第03版:第03版

          學校舉行第40個教師節表彰大會

          摘要:


          本報訊 9月9日下午,學校舉行第40個教師節表彰大會,向辛苦工作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一線的全體教師和醫護員工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在教書育人、科研創新醫療衛生、管理保障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大會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包括全國模范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省級青年拔尖人才、第四屆廣東醫科大學師德標兵、工齡滿30周年教職工、學科與教學工作類教師、科研工作類教師、學生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廣東醫科大學2024年度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

          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作《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以教育家精神引領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講話。

          盧景輝總結學校過去一年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師資隊伍、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學校干事創業的主體和中堅力量。

          圍繞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盧景輝提出四點意見,與全體教師和醫護員工共勉。

          一是堅持立德修身,自覺在心有大我、師德高尚上做表率。要始終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把立德修身作為第一追求,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胸懷家國、勤修師德、傳承師道。

          二是堅持敬業立學,自覺在學養深厚、業務精湛上下實功。要增強做學問的事業心責任感,秉持認真負責的職業態度,激發積極進取的奮斗熱情,靠頑強拼搏、潛心鉆研、創造性勞動開創美好未來。要堅持與時俱進,要積淀深厚學養,要苦練精湛業務。

          三是堅持教書育人,自覺在立德樹人、為黨育人上當標桿。要把立德樹人、為黨育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全過程,體現到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建設各方面,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報國強國大志向、興醫強醫大擔當,努力成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要著眼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鼓勵學生持續不斷地學習、充電,瞄準真問題、破解真難題,不斷提高鉆研學術創新的興趣,樂于創新、潛心研究、勇攀高峰,以扎實嚴謹的科研態度、勤奮刻苦的探索精神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引領學生。

          四是堅持開拓創新,自覺在尊師強師、樂于奉獻上比擔當。要聚焦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深入推動“牢記初心擔使命、爭做育人大先生”主題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大力實施“堡壘先鋒”工程、“立德修身”工程、“能力提升”工程、“治理創新”工程、“強智聚才”工程,持續加強和改進學校教師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教師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能力建設深度融合,健全完善教師發展制度,不斷提高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能力和水平。

          盧景輝強調,希望全校師生醫護員工心懷國之大者,牢記初心使命,矢志立德修身,堅定不負家國的大格局、大情懷、大擔當,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以優質的管理服務師生發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服務支撐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表彰大會上,新進教師莊嚴宣誓:“我志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嚴謹治學,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立志立德,求真求精,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建成特色鮮明、同類先進、國內知名的高水平醫科大學而努力奮斗?!?

          快!急!暖!我??箵襞_風“摩羯”側記

          摘要:


          9月6日夜間,超強臺風“摩羯”在湛江登陸,7日一早,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已經在開展道路障礙和樹木的清理工作,為校園道路保通保暢。據了解,學校無人員受傷和重大財產損失。

          快!提前部署

          9月4日下午,學校黨委副書記黃達海帶隊開展防臺防汛校園安全檢查工作?!氨R景輝書記校長強調各相關部門務必高度重視臺風防御工作,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做好校園各區域的隱患排查和處理工作,確保校園的安全無憂?!痹诂F場,黃達海對各單位轉達了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的要求。

          檢查組一行走訪了校門、學生宿舍、圖書館、教學樓、快遞站、飯堂、發電機房、實驗動物中心、危險品倉庫、實驗室等重點場所,對門窗、戶外裝置、排水系統、校園樹木、校內電線等進行了全面檢查,確保各項防御工作落實落細。

          黃達海強調,要對學生特別是剛入學的新生加強安全教育,有些可能沒有經過臺風,要組織大家學習應急安全知識、應急自救知識,提升學生的自我主動避險能力。

          學校第一時間啟動了對應響應,做好相關防汛、防風、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各部門(單位)進入臺風緊急防御狀態。教務部緊急調整湛江校區教學活動安排,9月5-6日湛江校區學生停課兩天。組織部發出《關于在防御臺風“摩羯”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機關黨委第一時間成立了40余人的機關(湛江校區)臨時黨員志愿者隊伍。

          總務后勤部、保衛部、學生工作部、資產與設備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做好防御工作及學生管理工作,對低洼地段室外供用電設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值班備守。針對秋節臺風破壞性較大等特點,為認真汲取2015年臺風彩虹對湛江造成的嚴重災害后果的經驗教訓,總務后勤部準備了2.5噸的柴油作為應急發電使用,準備了500余個沙袋對一些出入口進行加固,檢查并進一步固定了辦公樓頂招牌,開放了籃球場,組織車輛進行轉移停放。對湛江校區所有下水口進行清理,確保水流通暢等。圖書館閉館,教學場所封閉。廣大師生員工停止戶外作業和活動,對本單位本部門的門窗進行加固處理,對重要電子設備做好防水處理,將車輛駛離低洼易澇區域。

          隨著臺風預警信號的接連發布,各學院迅速響應,成立抗擊“摩羯”臺風工作小組,齊心協力、全力以赴筑起校園安全防線,確保每位學生的安全與健康。為了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及時收到臺風預警并采取相應措施,第一臨床醫學院輔導員們逐一走訪學生宿舍,確認學生的在校情況及安全準備情況,檢查是否有遺漏的防范措施,確保每位學生了解并遵循學校的安全指南。該學院工作小組為各年級學生分發了膠帶,帶領學生在宿舍的門窗上粘貼了“米”字形膠帶,并通過電話、微信群等多種方式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核實每位學生的具體在校情況,確保信息暢通無阻。

          急!來勢迅猛

          “昨晚臺風最大時椰子樹晃得很厲害,我感覺很新奇但是又很恐怖?!弊≡趯W生宿舍四棟五樓的學生來自東北,這是第一次經歷臺風,她表示宿舍早早準備好面包方便面等物資,水桶里也裝滿了備用生活用水,幸好并未用上。

          來自甘肅酒泉的沈同學同樣沒經歷過臺風:“我們在臺風前準備了很多食物,把走廊和陽臺的雜物都收了回來。昨晚第一次見到臺風的‘真面目’還是很震驚很震撼?!?

          臺風肆虐后,校園里不少樹木東倒西歪,橫倒在校道上。個別場地的鐵皮已被吹裂甚至吹飛。湛江校區翠竹路一棵20米高、樹齡超50年的“桃花心”樹被吹倒,橫跨在翠竹路東段路面(新教學樓前),桃李園也有一棵6米左右的木棉花樹被刮倒在地,大量樹枝樹葉被風吹落。

          暖!有序恢復

          為了保障師生正常用餐,食堂準備5000余人7天的主副食和干貨、3天的肉類和瓜果蔬菜、2000余桶飲用水,并制定了應對特殊天氣情況下的食品供應應急預案。6日晚堅持開到十點,見風雨漸急,擔心同學們路上出現安全問題才打烊。50多名飯堂工作人員連續兩天24小時留守食堂,為了保證師生能按時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全體人員在一線做好防臺風工作。

          7日早晨,面對校園一片狼藉、嚴重影響師生出行和安全的情況,總務后勤部、保衛部和機關黨委的黨員干部第一時間設立警戒,引導師生避開危險區域。并率先爬上高處清理樹枝,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校園內的主要道路已全面恢復暢通,校園秩序恢復正常。學校黨委向獻兵副書記到現場指導工作,黃達海副書記和鄺衛紅副校長對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展現出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用實際行動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給予充分肯定。

          第一臨床醫學院包括新生、老生、退役大學生在內的70多名學生志愿者積極投入到校園清潔與恢復工作中,幫忙清掃落葉、清理積水、修復受損設施。23級臨床醫學專業的退役大學生林志泰同學表示:“聽到臺風咆哮了一晚上,感覺再大的樹在‘摩羯’面前也像是蒲公英般脆弱。早上我們志愿者在校園各個角落幫著環衛阿姨一起完成這次校園清理,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學校很快又恢復了原樣?!毙律驹刚咚渭颜f:“雖然天氣還不太好,但是我看見了我們敬愛的老師,師兄師姐們在積極參加清理校園。他們的愛校熱情和行動感染了我,鼓勵我積極投身于校園志愿清理活動中,為學校貢獻我的力量。

          第04版:第04版

          迷彩映青春

          摘要:


          迷彩青春,征途號響

          奮楫揚帆,逐夢啟航

          陽光灑滿操場,軍樂奏響希望。2024級學生軍訓團以飽滿的熱情,最堅定的步伐,集中展現全情投入、艱苦奮斗的訓練成果。

          驕陽清風拂山崗 軍訓鑄魂展青春

          摘要:

          接近長夏的尾巴,軍訓伴隨著炎熱,也在陣陣清風中遠去。

          九月伊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撫平了我初來乍到的不安與膽怯。初見教官,或是中年堅毅的臉龐,或是青年青澀的臉龐,但他們的眼中,卻藏不住報效祖國的熱情。無限錦繡,熱血鑄就。“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避娪栆潦?,莘莘學子們拭去往日紅妝,一身迷彩服穿在身,我仿佛成為了一名軍人,雖有彷徨,卻澎湃心潮似海浪似江河。軍訓的14天,我們的肉體在烈陽下接受鍛煉,恰似熊熊火焰燃燒我們污濁泥濘的思想,盛夏的陽光毒辣,所有的東西都無所遁形。于是,訓練場上踏響的腳步聲,整齊的呼號聲,便宣告著新征程的開始。

          軍訓,第一個訓的便是軍姿,耳邊蟬鳴不絕,烈日曬得我幾近放棄,讓我切身體驗到了軍人的毅力。于是,再苦再累,我也只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稍息,立正,敬禮,齊步走,幾個簡單的動作卻需要我們不斷地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標準流暢的程度,即使如此,卻也無人放棄,因為,中國人的脊梁是不會被壓彎的!

          當夜幕降臨,晚風拂過發梢,一聲聲的軍歌唱響了我們的青春,唱響了青衿之志。猶記得那一次次的拉歌,“扭扭捏捏像什么,像綿羊!”常常使得我們開懷大笑。漫漫長夏,紅腫的蚊子包,黝黑的皮膚已成標配,軍訓雖苦雖累,但也實在是青年灑熱血的好地方。瓦藍的天空,樹下的陰影,還有教官切成兩半冰涼的西瓜,一切的一切都已一去不復返,如今只能存在在回憶里。場景可以重現,人已不再依舊。

          耳畔秋風輕拂,咔擦一聲快門按下,軍訓與我們從一樹相逢走向了離別,“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蔽蚁?,軍訓中的精神會伴隨著我的漫漫求學路,或許某一天我也會脫口而出“團結就是力量!”回想起其中的歡樂與汗水。

          人生會擁有無數個長夏,但永遠也不會再有今年的長夏,再回頭,清風已過山崗。

          迷彩記憶——軍訓成長與感悟

          摘要:

          《人民日報》曾講:“巾幗不懼烈日,少年笑對驕陽?!痹谶@個驕陽似火的九月,我踏入校園,軍訓如一場熾熱的風暴,攜著考驗與成長呼嘯而至。

          軍訓的日子,汗水與疲憊交織成一幅刻骨銘心的面卷。烈日當空,站軍姿時,仿佛時間都被烈日炙烤得凝固了,每一分鐘都漫長如年。汗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落,“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蔽以谛闹心钪@句詩咬牙堅持著,感受著腿部的酸痛逐漸蔓延,卻始終不愿放棄。踏步,正步,我們力求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那酸痛到幾乎麻木的腿部肌肉,是我們努力的見證。然而,正是在這種對身體極限的挑戰中,我領悟了堅持的真諦。

          軍訓,亦是一場團隊協作的精彩華章?!澳苡帽娏?,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拔覀円园嗉墳榧w,共同為了榮譽而戰。在齊步走和正步走的訓練中,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所有人團結一心,才能造就那整齊有力,震撼人心的步伐。曾有一次方陣排練,因個別同學的失誤致使方陣略顯凌亂,但大家毫無怨言,彼此鼓勵,相互扶持,反復練習。最終,我們在匯報表演中綻放光彩,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的磅礴力量。

          艱苦的軍訓生活中,永有歡樂與溫暖如繁星閃爍。休息間隙,教官帶領我們唱響軍歌,那哄亮的歌聲在操場上空回蕩,仿佛能驅散一切疲憊與陰霾。“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蓖瑢W們之間的情誼在這一唱一和、相互分享中愈發深厚。當我不慎扭傷腳時,同學們的關心加春風拂面,他們有的遞藥,有的幫忙按摩,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關愛。

          軍訓,如同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不僅錘煉了我的身體,更磨礪了我的意志,讓我懂得了堅持、團結、責任與擔當。

          初秋的晨曦如金色的羽紗輕撫大地,微涼的陽光透過薄云灑在操場上,仿佛在為我們開啟一場心靈的洗禮。軍訓場上,汗水在陽光下閃耀,映照出我們初入大學的稚嫩與渴望。每一聲整齊的口號,都是自我意志的回響;每一次立正與稍息,都是對內在堅韌的錘煉。軍訓讓我深刻體悟到,真正的成長不僅依賴于智識的積累,更在于紀律與堅持的養成。青春的活力,唯有在汗水與毅力的交織中,方能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基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如今,軍訓雖已結束,但它賦予我的精神力量將永遠伴隨著我。我想,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我都能如軍訓時那般堅定執著,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跨越重重障礙,迎接屬于自己的輝煌。因為,我已在軍訓中破茁成蝶,實現了青春的華麗蛻變。

          鐵血頌

          摘要:

          曦露微垂,盛不下朝霞暈染的蒼穹。旭日含羞,亦難抵軍姿飛揚的熱烈。放眼盡望,迷彩陣仗,儼然以待。軍令如錘,鍛打出萬千鐵塊,棱角分明,行止如風。

          “起步———走”一聲清脆嚴明的口令。

          “踢踏、踢踏……”那是大地傳來的轟鳴。

          塵寰滾滾,石礫紛浮,整齊劃一的步伐之下,沙土為之臣服,為之起舞。若你走近,只覺士氣凜然,步履堅毅。即是動如列缺霹靂,電光火石間,踢腿橫出,掃堂破寂,秋葉不敢輕浮飄落,震顫旋轉;定若泰山穩矗,剎那而止,似刀刃出鞘,空氣凝滯。

          “立定———”。

          列隊森然,如青松聳立,墨綠墻垣拔地而起。頭顱高昂,歌唱著軍魂的熱血,眼神犀利,映射著信念的堅定。14天的軍裝,多少年的記憶,14天的軍旅,一輩子的信仰。

          驕陽炙熱,刺眼的光匍匐,爬上汗水浸濕的背。炫光之中,一張張明朗的臉朝氣蓬勃。我們,是新時代的希望,是五星紅旗下展翼的雛鳥,是中國巨輪揚帆起航的水手,亦是高舉火炬前行的開創者。

          此刻的靜默,是力量積蓄的翻涌。

          汗珠從發間徐徐淌下,晶瑩剔透,熠熠生輝,一如我們冰雪凈潔的心。這心,一邊裝著夢想,一邊裝著冒險,沖勁里沉淀淡定,寂靜里暗藏勇氣。這段日子里,我們就是兵,我們就是軍,我們披上青春與活力的鎧甲,邁出驕傲與自信的步伐,一步,兩步,踏出自己人生的前路,鑄就錚錚鐵骨的輪廓,亦助力國家命運與時代風云的行程。

          醫者,以醫術仁心為豪;兵者,以保家衛國為榮。若二者神韻兼備,更為可貴,修煉出剛柔并濟的韌性,鍛造出水火變換的心氣。軍訓長路,星光璀璨。日夜兼程,我們無怨。

          再回首,教官英姿颯爽,樹立榜樣,引導學子砥礪前行,勇攀高峰。軍姿,軍容,軍紀,軍令,無不彰顯大氣磅礴的風范,勾勒“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畫像。無論烈日灼心或是大雨滂沱,你我不懼險阻,共赴這場鐵血之約。

          笑與淚融化在九月的桂香中,縈繞鼻尖,芬芳馥郁;響徹云霄的口號聲潛入夢鄉里,寫成回憶與光輝歲月的扉頁;拉歌與舞蹈,海闊天空與冬日盼雪的期冀,鐫刻在綠茵草地的呢喃低語里。人生中有很多瞬間無法被替代,這些瞬間的定格,為何不能被稱之為永遠?我愿意高聲歌頌,這每一天的歡愉,這每一剎那的永遠。

          別忘了,我們一營三連的教官,英氣而守紀,細心而溫柔,幽默而靈動。他尊重每一位學子,關心每一顆獨特的靈魂,他教會我們將心比心,而他也正是如此。我們感激,這是我們的幸運。生命里遇見的花,不必問姓名,不必問歸期,便只心懷美好,頷首微笑。

          是的,時間的長河奔流不息,鏗鏘的樂章將繼續奏響。團結,就是力量,我們齊心,我們相連。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我們的路,有召喚在前方。

          鐵血一時,鐵血一世。來路不忘,更銘記人民英雄,敬重衛國的戰士與軍人,永葆一顆沸騰滾燙的心,這便不失軍訓的意義。

          鐵血連心,銳意進取,讓我們奮勇爭先,勇往直前。

          廣東醫科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4221次訪問,全刊已有1187182次訪問

          97人洗澡人人澡人人爽人人